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

五猴實驗

<五猴實驗>

把五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裏,上頭有一串香蕉,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,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,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只猴子都會一身濕。

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,當然,結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濕了。之後每只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,發現莫不如此。于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:不要去拿香蕉,以避免被水噴到。

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釋放,換進去一只新猴子A,這只猴子A看到香蕉,馬上想要去拿,結果,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頓———因為其他四只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,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。A嘗試了幾次,雖被打的滿頭包,依然沒有拿到香蕉,當然,這五只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。

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只舊猴子釋放,換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。這猴子B看到香蕉,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,當然,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,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頓。特別的是,那只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。

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,只好作罷。

後來慢慢的一只一只的,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,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。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麽,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。

<階級的起源>

實驗人員繼續他們的實驗,不過這一次他們改變了噴水裝置,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,馬上就會有水噴向拿香蕉的猴子,而不是全體。

然後實驗人員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釋放,換進去一只新猴子C。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別的孔武有力,當然猴子C看到香蕉,也馬上想要去拿。

一如以前所發生的情形,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頓。不過他們錯誤估計了C的實力,所以結果是反被C海K了一頓,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,當然也被淋了個透濕。

C一邊打著噴嚏一邊吃著香蕉,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,A、B、D、E沒有香蕉吃卻也比較快樂,畢竟沒有被淋到嘛。

後來C發現只有拿香蕉的那個才會被淋到,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,A不想被K,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後被水淋。

B、D、E越發的快樂了起來,這就叫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嘛:),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個階級。

這下子階級也隨著道德的起源了。

<道德的淪喪>

天變熱了,籠子裏的猴子們想沖涼卻找不到地方。終于出現了一位反潮流英雄,猴子HERO。

HERO在無意中碰到了香蕉,理所當然的引來了一頓飽打。但在挨打的過程中,猴子們享受到了沖涼的樂趣。等身上的水幹了之後,猴子A在無意中碰撞了HERO,使HERO一下接觸到了香蕉,于是,猴子們享受了第二次沖涼,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毆。

在此之後,只要大家有沖涼的需要,就會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,對HERO進行合理沖撞。

大家對HERO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不同,在平時大家會對HERO異常溫和,以彌補在沖涼時為維護規則而不得不對它進行的暴力舉動。

一天,在大家沖涼時,飽受折磨的HERO聞到了香蕉的清香,生物本能使它在別的猴子心有旁鹜時將香蕉吃了。而且此後沒有了新的香蕉來填補空缺。猴子們陷入了另一個尴尬境地:沒有沖涼的水,也沒有香蕉,只有HERO。

于是,另一個規則形成了。猴子在煩躁的時候會痛打HERO出氣,HERO不得反抗。

當籠子裏的舊猴子被新猴子換掉時,新猴子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學會毆打HERO。

終于有一天,老天有眼,曆盡滄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。猴子們失去了發泄的對象,只能任意選取一個目標進行攻擊。從此以後,籠子裏的猴子們不吃不喝不沖涼,惟一的舉動就是打架。

這就是道德的淪喪。

<道德的重建>

實驗人員對猴子們的爭鬥不休感到不安。為了重建道德秩序,他們決定繼續供應香蕉。

一天,正在混戰的猴子們發現頭頂多了一串香蕉,它們其中的一個A不顧身上的劇痛,把香蕉摘了下來。于是久違的甘露出現了,未曾嘗過甜頭的猴子們先是茫然失措,繼而爭先恐後的加入沖涼的行列。香蕉反而被遺忘了。

當猴子B、C、D、E發現A在享受淋浴的同時還吃著美味的香蕉,嫉妒心使它們暫時團結起來,共同K了A一頓,將A吃剩的香蕉奪過來,但是,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懷裏的寶玉,得到它的猴子雖然可以享受美味,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。

實驗人員不斷放入香蕉,卻發現戰鬥比以前更激烈了。分析清楚原因後,他們用木頭做了一個假香蕉扔進了籠子。

此時猴子們已經學聰明了,它們知道觸摸香蕉可以享受淋浴,而試圖獨占香蕉則會遭到痛扁。于是,一個新的現象出現了,當猴子們有沖涼的需要時,會有一只猴子將香蕉拿起來,而當它發現有遭到攻擊的可能時,它會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邊去。這樣,猴子們都能沖涼,但是又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樣N敗俱傷。

沒有猴子發現那個香蕉是假的。